从中医角度而言,肺痨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损性疾病,主要由正气虚弱时感染痨虫所致,其主要症状表现有肺部症状、全身虚热症状等。
1、肺部症状:肺痨病位在肺,咳嗽是常见的首发症状。肺痨咳嗽多由肺阴不足所致,因此常表现为干咳,少痰,伴咽燥口干,颧红,唇赤,舌红少津,脉细数;但也有因脾虚生痰,痰湿阻肺所致,故也可以出现咳嗽痰多,痰呈泡沫状,伴身重疲乏,胃纳不振,舌苔白腻等症;更有少数表现为痰热咳嗽,症见痰黄且稠,或痰中带血。咯血,多由于热伤肺络,症见血色鲜红,咯血量多;也可挟有瘀血,症见少量咯血,时发时止,血色暗或带紫色血块。
2、全身虚热症状:午后潮热是肺痨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。发热,为阴虚生内热,多表现为午后发热,一般表现为低热(38.5℃以下),或仅自觉五心烦热,好像热从骨髓中蕴蒸而出,故又称骨蒸,面颧红赤,但也有高热者。发热时间多从午后开始,夜热早凉,发作有时,故称潮热。盗汗现象也较为常见,盗汗为内热蒸腾,逼津外出,表现为人睡后,汗出遍身,醒后则汗止。唯汗后衣被皆湿,疲乏无力感益加明显。由于肺痨长期耗损人体气血津液,患者会逐渐消瘦,体重明显下降,同时神疲乏力,精神状态不佳,活动耐力显著降低。
3、其他脏腑累及症状:若肺痨病程较长且未得到有效控制,会累及其他脏腑。肺脾同病时,可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便溏等脾胃虚弱症状,这是因为肺病及脾,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。肺肾两虚时,除肺部症状加重外,还会出现腰膝酸软、男子遗精、女子月经不调等症状。
如果出现上述类似肺痨的症状,且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,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,进行详细检查,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并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。
中医对肺痨的调护要点
在调护方面,应重视饮食调养。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以防加重阴虚火旺之症。要保证充足的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做到劳逸结合,以利于正气的恢复。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剧烈波动,因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,进而加重病情。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,依据不同的证候,运用滋阴润肺、滋阴降火、益气养阴、补肺健脾益肾等治法,调整机体阴阳平衡,增强正气,抵御痨虫。另外,对于肺痨患者,需做好隔离防护,避免传染他人。定期复查,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促进身体康复。